文物局:严禁翻新古代壁画和彩塑,不宜整体粉刷古塔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10月10日消息,国家文物局日前发布《关于加强文物建筑修缮工程全流程管理的通知》。《通知》提出,认真开展勘察设计。要严格按照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和立项批复意见,编制文物建筑修缮工程勘察设计方案。需要开展考古工作的,责任设计师应对考古工作的范围提出意见,确保考古工作有效支撑修缮工程。原则上不应以恢复至某一特定历史时期为修缮目标,应甄别、评估、保存各时期有价值、有时代特征的构件、形制和历史信息。在没有油饰彩画传统的地区,或油饰彩画已基本缺失的建筑群,一般不恢复油饰彩画,1911年以前的彩画、灰塑原则上均应进行现状科技保护,严禁翻新古代壁画和彩塑。注意保存墙体历史沧桑感,不宜整体粉刷古塔。责任设计师负责统筹文物建筑修缮外观效果,对粉刷、勾缝、油饰、彩画等的新旧并存情况,应牵头提出技术措施,确保新、旧总体协调,兼顾可识别性。

交通运输部发布公告:对美船舶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

据交通运输部网站10月10日消息,交通运输部发布公告称,2025年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关于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301调查措施,自2025年10月14日起,将对中国企业拥有或经营的船舶、中国籍船舶及中国造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严重违背了国际贸易相关原则和中美海运协定,对中美间海运贸易造成严重破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10月14日起,对美国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拥有船舶所有权的船舶;美国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运营的船舶;美国的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直接或间接持有25%及以上股权(表决权、董事会席位)的企业、其他组织拥有或运营的船舶;悬挂美国旗的船舶;在美国建造的船舶,由船舶挂靠港口所在地海事管理机构负责收取船舶特别港务费。

市监总局:一批新国标落地,涉及家电交通养老服务等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站10月10日消息,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涉及助老扶幼、百姓生活、制造业和能源、新兴领域、服务业等方面。其中,在助老扶幼方面,发布养老机构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指南国家标准,明确服务保障、服务内容、服务流程等,为照护认知障碍老人的专业服务提供系统指导。发布玩具安全、儿童呵护用品安全、儿童骑行用品安全等7项国家标准,切实保障儿童用品安全。发布婴幼儿辅食机国家标准,用更高更好的技术标准对该类产品进行约束,引导企业规范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在百姓生活方面,发布稻谷、大米蒸煮食用品质评价国家标准,满足人民群众追求优质大米的需求。发布电动洗衣机、家电人机交互要求、空调器用户体验评价、废旧家电回收服务评价等22项国家标准,从设计生产、适老智能、用户体验、再生利用等方面提升家电产品要求。

20省份完成医保影像云软件部署,上传数据7264余万条

据国家医保局网站10月10日消息,截至2025年10月9日,全国医保影像云建设迎来突破性进展,已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医保影像云软件部署,已向国家医保局上传索引数据累计7264余万条。医保影像云作为数字中国和健康中国的试验场,不管是医保影像云的建设模式还是基于医保影像云产出的高质量医保影像数据集,都将释放巨大的时代价值,给人民群众健康管理和医保服务理念及方式带来系统性变革,为人类健康发展贡献“中国模式”。

发改委: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标志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据新华社消息,记者10月10日从国家发改委获悉,近年来,国家发改委认真履行中央区域办职责,会同有关方面始终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压茬推进标志性疏解项目在雄安新区落地建设,目前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据悉,下一步,中央区域办、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稳妥推进后续疏解项目落地建设,推动雄安新区进一步完善市政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落实落细住房、人才、教育、医保等疏解支持政策举措,真正让疏解人员在雄安留得下、发展好。

享受车船税优惠的节能、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调整

10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享受车船税优惠的节能 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公告提出,对财税〔2018〕74号文中第一条第(一)项、第(二)项中涉及的节能乘用车、节能轻型商用车、节能重型商用车综合工况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进行更新。对财税〔2018〕74号文中第二条第(二)项中涉及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进行调整。享受车船税优惠的节能、新能源汽车产品其他技术要求继续按照财税〔2018〕74号文有关规定执行。本公告自2026年1月1日起实施。

“阳光就业”行动正式启动,提供就业服务100万人次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10月10日消息,近日,全国总工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通知,正式启动“阳光就业”行动,计划年内实施就业帮扶不少于25万人、提供就业服务不少于100万人次。活动重点面向2025年离校未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同时兼顾转岗待岗职工、困难职工家庭成员、灵活就业人员等就业群体。各地工会、人社部门将加强合作,为申请就业援助服务的求职者提供政策宣介、职业指导、岗位推介、技能培训、就业见习等服务。活动依托工会服务职工“就业帮扶云”平台开展,求职者可下载“职工之家”App,进入“就业帮扶”专区点击“阳光就业”,提交就业帮扶申请,就业意向地工会将根据申请内容提供就业服务。

民政部:不随意更改老地名,6.8万个地名纳入保护范围

国新办10月10日上午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民政部副部长李常官介绍,民政部健全完善地名文化遗产评价体系,充分挖掘千年古地名的文化内涵,打开中华地名文化记忆。建立地名保护名录制度,不随意更改老地名,做好“千年古县”“千年古镇”“千年古村落”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6.8万个地名纳入保护范围。深化地名文化宣传,联合制播《中国地名大会》,超30亿人次共享地名文化盛宴,向世界讲好中国地名故事。

全国城乡低保平均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19.6%和21.3%

国新办10月1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民政部部长陆治原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国城乡低保平均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19.6%和21.3%,常态化保障低保对象3940万人、特困人员482万人,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促进了困难群众生活改善。民政部副部长胡海峰介绍,国家已建立低保标准与人均消费支出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并完善社会救助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同时,各地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推动由单一的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并重的综合模式转变。民政部全面建成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强化困难群体的监测预警与及时救助;健全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提高救助对象认定精准度;全面推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目前部、省、市、县四级社会救助服务热线已开通3771条,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中泰美合作创近年亚太地区单案海上缴获毒品量最高纪录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10月10日消息,日前,中泰美“集盛轮”特大海上走私毒品案交流会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中国公安部禁毒局、泰国皇家警察肃毒局、美国司法部缉毒署代表团参加会议。会议期间,三方就侦破“集盛轮”案通报了各自工作情况,交流了意见建议,明确了下步工作方向。三方同意进一步加强合作,深挖打击幕后贩毒团伙网络。据悉,2025年2月24日凌晨,中国禁毒、海警部门根据美国缉毒署通报线索,在中国南海黄岩岛西南130海里处开展执法行动,成功查获“集盛”号运毒船,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现场缴获毒品甲基苯丙胺4973.4公斤。该案创近年亚太地区单案海上缴获毒品量最高纪录,系中泰美三方缉毒执法合作取得的重大成果。本案中,泰国皇家警察与美国缉毒署联手深入侦查,主动向中方通报海上贩毒线索,中方快速反应,成功拦截运毒船并查获毒品,为国际缉毒执法合作树立了典范。

自然资源部: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

据自然资源部微信公众号10月10日消息,9月29日,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在广东省广州市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据了解,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将在第二次资源普查工作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开展普查,进一步摸清资源分布、生长状况、保护管理和历史人文等情况,形成全面、准确的全国古树名木资源管理数据库,为科学、精准、依法保护管理古树名木奠定基础。目前,我国现存古树名木约508.19万株。